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亚搏2020版官方登录 > 新闻动态 > 小米SU7出事故,遇难者母亲喊话雷军_家属_回应_发声3月29日晚,一辆小米SU7高速碰撞后起火,三名花季少女葬身火海。
事后,遇难者家属发文质疑事故车辆自燃和车门无法解锁。
小米汽车表示,能够确定的客观事实是,车辆副驾侧面和水泥防护栏发生剧烈碰撞,车头损毁严重。
至于起火,小米回应,基于目前已知情况,我们仅能确定,事故车起火并非部分网传的“自燃”,推测系猛烈撞击隔离带水泥桩后,整车系统严重受损导致。
至于车门无法打开,小米表示,我们尚未接触事故车辆,无法分析事故时车门是否可以打开。
展开剩余79%到了第4天,即4月1日,小米总裁雷军就此作出了回应:
“我代表小米,表示最深切的哀悼,也向她们的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。
29日晚上的这起事故,我的心情非常沉重。三位年轻女孩不幸离世,这样的消息,对她们的家人、朋友,乃至我们每一个人,都是难以承受的悲痛。我代表小米,表示最深切的哀悼,也向她们的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
我们团队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,30日赶赴了现场,31日配合警方调取并提交了我们掌握的车辆数据。
由于事故还在调查,我们一直没有接触到事故车,很多问题此刻还没有办法回答。
等到此时,我觉得我不应该再等了,我必须站出来,代表小米承诺:无论发生什么,小米都不会回避,我们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,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,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。
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批评,你们说的每一句话,我们都听见了,记下了,我们会用行动回答大家的问题。”
好多网友表示不解和愤怒,指责雷军为什么不及时作出回应,反而过了数日才露面。
其实,雷军在回应中已经解释出来了,他不是不想及时发声回应,而是“由于事故还在调查,我们一直没有接触到事故车,很多问题此刻还没有办法回答”。当然了,这也包括遇难者家属所质疑的那几点。
也就是说,雷军即使及时作出了回应,可除了对遇难者表示沉重哀悼、对其家属表示慰问,以及向社会作出承诺等这些轻飘飘的惯用语,又还能说些什么呢?
雷军的意思是,若相关部门能尽早查明原因,得出事故报告,那么,他再发声,才有依据、有道理、有分寸和有分量,也更能让遇难者家属理解和社会接受。
可问题是,三天过去了,相关部门迟迟没有发声,这个时候,雷军才坐不住了,表示不应该再等了,代表小米作出郑重承诺。
很显然,雷军的这份发声,既站在了遇难者家属的角度将心比心,设身处地,又把目光放到了社会这个广度和高度上。
雷军的这份发声,或者叫承诺吧,没有避重就轻的掩饰,没有冠冕堂皇的狡猾,而是很中肯,很真诚,很实在,足让焦急愤怒的遇难者家属踏实放心,足让沸沸扬扬的社会舆论消停冷静。
遇难者母亲给雷军留言:希望说到做到!
话虽少,但传递的意思很多很多!
是呀,这个时候,遇难者家属最希望的就是老板雷军能真正、及时配合警方把事故的前因后果理清,弄透事故的真相,最担忧和害怕的就是雷军为了小米的声誉和利益阳奉阴违,故意隐瞒,有意编造。
毕竟,小米掌握着事故车辆的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。这可是查明事故原因的关键点和核心处。一旦有所改动或者隐瞒的话,势必会改变事故的真相和减轻相关方的责任。
三个孩子是不能再复生了,可若把事故的真相再给扭曲和改变了,那不仅是让逝者家属雪上加霜、背负冤屈,更是对逝者最大的不公和不敬。
而今,雷军及时作出了郑重、诚恳、实在的回应,这回,逝者家属应该比较满意了。而家属作出的这句简短的回应,则是再次提醒和告诫雷军。
其实,从雷军的发声上看,他已经表示出对这次事故的重视程度了。这让不少网友称赞其很有担当,很负责。
这次事故,对小米而言,虽然是极为不光彩的一幕,但,任何危机里都潜伏着生机,就看当事人是如何处置和应对。这在考验小米处置危机的能力和本领。
更准确地说,这是小米的一场生死战!
勇敢面对,实事求是,处理稳妥、令各方满意了,就会让危机变生机,让赞赏和敬佩的声浪压过负面效应——正所谓“塞翁失马,安知非福”。
若使用卑鄙自私的手段,虽能隐瞒得了一时,虽能减少点损失,虽能保住点声誉,但万难保密一辈子——总会有人受不住良心的谴责和煎熬而泄密赎罪的。到那个时候,定会死无葬身之地!
或许,也一定,和善的雷军不会愧对逝者的,不会辜负遇难者家属的,不会冰冷了社会的!
【我是,感谢你的阅读,也希望你能点赞、评论和转发,带给更多的人知识、道理和能量!】
发布于:山东省下一篇:没有了
- 2025-04-19华西医院连续3年承办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肝脏微创技术培训项目 今年来了8个国家20名医生
- 2025-04-19从小众游戏到“精神桃源”,两周年的它为何成为“品类天花板”?
- 2025-04-19财经聚焦|三大指数继续上行 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扩张——透视3月份PMI数据
- 2025-04-19神工股份:3月27日召开业绩说明会,汇添富基金、中金公司等多家机构参与
- 2025-04-19宁夏中卫进京推介文旅资源 邀北京市民打卡“塞上江南”